gPROMS软件应用小技巧(一) | 体积流量赋值小技巧

2天前发布


gPROMS软件应用小技巧(一) | 体积流量赋值小技巧


概述

在工程实际中,处理流体流量相关问题时,通常优先选择设置体积流量而非质量流量,这主要是因为体积流量的测量更为方便,且能简化计算过程等诸多因素。因此,在使用gPROMS进行流程仿真时,用户常面临一个问题:流体源项模型中仅有恒定数值输入选项,且在控制模型中缺乏体积流量信号类型,导致无法实现体积流量动态控制。本文将通过3种实用方法,帮助用户实现体积流量的灵活赋值。

图1:源项界面

图2:Set_singal模型中信号类型—无体积流量的选择


方法1:通过gPROMS语言界面直接赋值

适用场景:需直接关联流体物性参数的非标况或标况流量动态控制。

操作步骤:在gPROMS语言界面中,调用源项中的体积流量等于动态体积流量信号。该设置方法支持两种选择。

①非标况流量(实际温度、压力下的体积流量):

eg:Source_non_std.signal.signal(1) = Source_material.SP_F_w.CALC_F_v(1).F_v; 

②标况流量(标准条件0°C、1atm下的体积流量): 

eg: Source_std.signal.signal(1) = Source_material.SP_F_w.CALC_F_v(1).F_v_std; 

如果用户觉得在gPROMS语言界面手动输入体积流量显得有些繁琐,还有更便捷的方法来实现体积流量的动态控制。既然gPROMS的控制模型中没有直接提供体积流量选项,可以将体积流量转换为质量流量或摩尔流量进行间接赋值。


方法2:将体积流量转换为质量/摩尔流量间接赋值

适用场景:对于标况下的流体输入,想要利用控制模型进行流量的动态控制。

核心原理:通过物性关系(密度、理想气体定律)进行流量单位转换。

操作步骤:当气体体积流量是在标准状况下给出时,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特性进行换算。即1摩尔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.4升。因此,可将体积流量简单地除以22.4来转换为摩尔流量,然后为源项赋值。如下图所示:

图3:将体积流量转换为摩尔流量


同理,对于液体体积流量,可利用体积流量等于质量流量与密度之比的公式,将输入的体积流量乘以密度来转换为质量流量,再为源项赋值。

注意:使用该方法需确保物性参数(如密度)的准确性。

然而,当温度和压力发生动态变化时(非标况),方法2就不再适用,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参考方法3利用adj模型进行瞬时动态控制。


方法3:利用adj模型进行动态控制

适用场景:需实时采集流量数据并反馈控制源项。  

操作步骤:在流程中插入Stream Analyzer,采集该点的体积流量(单位:m³/s), 通过adj模型建立动态瞬时控制,令源项体积流量等于赋值的体积流量。如下图所示:

图4:利用adj模型进行动态控制


注意:stream analyzer 采集的体积流量单位为m3/s,使用时需注意单位换算问题。


关键注意事项

  • 单位一致性:不同模块的默认单位可能不同(如Stream Analyzer输出为m³/s),需严格换算。  

  • 物性参数选择:非标况流量需关联实际温度、压力;标况流量需明确是否满足理想气体假设。

通过上述技巧,用户可灵活实现gPROMS中体积流量的动态赋值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配的方案,并在操作中始终遵循“检查-验证-迭代”的工程原则。


【公司简介】

在智能制造、自主创新、环境保护等时代强音的交汇之下,如何更好地实现工业产品功能,并不断提升性能、可靠性,以及在生产制造各环节应对节能减排、提质增效以及安全性、智能化等要求,是中国工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,也是工业仿真技术贡献价值的主要阵地。

北京合工仿真技术有限公司定位为工业仿真与研发创新服务商,将“以卓越技术及服务推进数字化工业研发创新”作为企业愿景与使命,致力于开发及集成领先的专业CAE软件工具,集结一流的行业专家、知识与智力资产,深耕仿真技术及其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,为工业用户提供面向行业垂直应用的正向设计解决方案。目前,合工平台已建立了学科建制完备的专家工作室,所有核心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的工业仿真及工程服务项目经验;同时,合工集结了流体力学、颗粒力学、系统仿真、结构力学与NVH等各个学科的仿真工具软件,并在氢能、汽车、核电、工程机械、农业机械、流体机械、国防军工等领域具备工程化、专业化、一体化以及仿真-试验协同的方案规划与实施、建设能力。


【联系我们】


赞赏支持

登录 后发表评论
0条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过~